在永康,流傳著“千秧八百,不如手藝盤身”的一句老話。永康鼓詞和永康釘秤是永康古老的傳統曲藝與技藝,起初正是老百姓的謀生手段。
2016年,桐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藍印花布分館應運而生,成為宣傳江南傳統民間手工藝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窗口。
婺劇是浙江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戲之一,是金華、衢州一帶民眾最喜聞樂見的娛樂內容,也是“根在農村,枝在城市,花開海外”的一種古老劇種。
7月14日上午6點,在金華市金東區澧浦鎮缸窯村一座土窯旁,58歲的宋開友一聲高喊,小心翼翼將窯門砸開,一股子熱氣撲面而來。
7月10日晚,樂清原創越劇大戲《王十朋》在樂清大劇院首演,同時也開啟了“喜迎二十大·同走共富路”樂清市第十屆市民文化節的序幕。
傅天法,16歲開始學習制作宮燈,打磨技藝近40年,尤其擅長明清宮燈制作,2017年,他入選第四批磐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“傳統宮燈制作技...
浙江小百花越劇院(浙江小百花越劇團)相約“開路鐵軍”中鐵集團,為中鐵建工杭州西站的建設者們帶來了精彩而感人的《錢塘里》試演場。
謝振威,是一名返鄉創業的90后鄉賢,正致力于恢復失傳800多年的沙埠青瓷制作技藝,重現沙埠青瓷的獨特魅力。